年度諮商展
紅樓夢:歷史與美學的啟思(上冊)

紅樓夢:歷史與美學的啟思(上冊)

  • 定價:250
  • 優惠價:922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1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對《紅樓夢》的文本解讀作了深入而詳細的研究,早在一九八○年代初就曾提出和論述了「時代鏡子」說、「近代補天」說、「早期人文」說、「主題.主線三維結構」說、寶玉「時代精神」說;對程高本後四十回續書與曹雪芹原著作比較分析,揭示續作者如何篡改原著;對芹著後三十回佚稿的某些重點、疑問和原貌作探佚;在積極論述脂評藝術價值的同時,縷析《紅樓夢》的藝術成就並提出關於「傳奇」本《紅樓夢》「增刪五次」、芹著佚稿「迷失」者是誰等諸多原創性的觀點。此書自成系統、觀點鮮明,視野開闊,個性突出,多角度論述了《紅樓夢》的劃時代意義和美學成就。

本書特色    

  本書試圖運用歷史與美學相結合的方法,從分析《紅樓夢》所處和所反映的時代條件開始,然後進入全書內容、主人公性格和主題結構等分析,同時進行內在意義和客觀性質的分析,力求給予這部古典宏著一個較為確切的歷史定位和美學評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丁維忠


  筆名丁淦,一九三六年生,浙江吳興人。一九六二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中國紅學會、中國美學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高級研究人員,長期從事紅樓夢研究,著作頗豐。曾參與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紅樓夢》新校注本的注釋工作。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有關紅樓夢研究和美學的論文數十篇,著有《寶玉論》、《紅樓通析》、《論脂評》、《紅樓探佚》等書稿。曾擔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六部八集電影《紅樓夢》的學術顧問。
 

目錄

序 紅學研究的新開拓 李希凡
 
◆第一編 論紅樓

《紅樓夢》的研究方法
《紅樓夢》:中國歷史第三次大轉折時代的鏡子
一 《紅樓夢》所反映的經濟狀況、社會關係之質變
二 《紅樓夢》所反映的上層建築、意識形態之質變
《紅樓夢》:中國早期的人文主義文學
一 《紅樓夢》的八大思想特徵
二 《紅樓夢》的定性與定位
《紅樓夢》的三線結構和三重旨意
一 全書內容回顧
(一)傷時罵世
(二)為閨閣昭傳
(三)賈寶玉的故事
二 線索結構與主題結構
三 題旨的客觀性質
「太虛幻境」的現實意蘊
——《紅樓夢》第五回及「同性戀」簡析
成書過程:「傳奇」本《紅樓夢》和「增刪五次」
一 從《風月寶鑒》到「傳奇之曲」《紅樓夢》
二 「傳奇」本的主題與題材
三 藝術形式的創新
四 基本劇情推測
五 所謂「增刪五次」
 
◆第二編 論寶玉
「補天」:《紅樓夢》與賈寶玉的「靈魂」
一 神話與現實:補天與「背負」——叛逆
二 「補天」與「濟人」
三 「無材補天」:「書之本旨」
四 幾種誤解
賈寶玉:一個新型的「補天」人物
一 「斥天」的補天派:賈寶玉的反封建
(一)『富貴』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
(二)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裡
(三)必定有昏君他方諫
(四)為君父生色
二 新的萌芽:賈寶玉的「事業」
(一)「賢王」——「不以官俗國體所縛」
(二)「滅不過次序去」和「世法平等」
(三)「不肯聽其自由」和「全放出去自便」
(四)「女兒卻比不得男人」和「原該多疼女兒些是正理」

結語:人文主義的閃光
 

紅學研究的新開拓 李希凡

  《紅樓夢》原作手抄本未完成稿(七十八回或八十回)原名《石頭記》,在中國小說史以至中國文學史的巔峰地位,是文學研究界,也包括當代作家眾所公認的,但是那評價的尺度卻是截然不同的。有人認為它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書」,批判現實主義的偉大傑作;有人則認為《紅樓夢》最可賞之處,在於它寫出了作者與家族的「自傳」(主人公賈寶玉就是他自己和他的家族,這才使它有如此感人的魅力),這種主張開始於二十年代紅學研究的幾位大家,儘管他們對打破「索隱派」的猜謎作出過貢獻,但過分強調「自傳說」,又會忽略了偉大作家的藝術創造。

  曹雪芹所以能寫出《紅樓夢》,自然是和他的身世經歷有較密切的聯繫,甚至可以說,作家把他的大部分身世經歷都融合到他的小說創作裡了。他寫的仍然是小說,而非自傳。魯迅曾不無幽默地說過:即使曹雪芹整個都進入小說,「現在我們所覺得的卻只是賈寶玉,只有特種學者胡適之流,才把曹雪芹念念不忘的記在心裡。」因為只要是小說,就不可能對任何人「實錄其事」,更何況《紅樓夢》所反映的如此錯綜複雜的人生,如此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就連「自傳說」以為根據的脂評,也說過:「按此書中寫一寶玉,其寶玉之為人,是我輩於書中見面而知有此人,實未曾親睹者。又說:「合目思之,卻如真見一寶玉,真如此言者,移之第二人萬不可,亦不成文字矣。」(庚辰本《石頭記》第十九回)這雖是脂評的文學見解,卻十分精確地道出了文學典型之謎。

  所以我以為,用「自傳說」來解釋曹雪芹的文學天才與《紅樓夢》的藝術魅力,永遠是隔靴搔癢,不會有任何結果的。無論是偉大的曹雪芹或偉大的《紅樓夢》,都該是幾千年中華古老文明的輝煌結晶,因而小說的文本研究,仍應是「紅學」領域的核心命題和重中之重。所謂小說的文本研究,當然並不局限於小說本身,而是廣及產生《紅樓夢》的社會歷史背景、民族傳統、時代精神、人文內涵,以及審美意識和作家個性創造的諸多因素的孕育。

  丁維忠的這部論《紅樓夢》,雖是論文集的形式,卻一線貫串,自成系統。全書共分五編,涉獵了當今紅學研究各個重要領域,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解疑析信,自成一家之言。

  收輯在第一編的「論紅樓」六篇,除第一篇〈紅樓夢的研究方法〉,立意在闡明研究《紅樓夢》必須堅持「歷史研究與美學研究相一致的立場、觀點、方法」,這是作者所主張的,也是本書論《紅》的基石。其他五篇:〈紅樓夢:中國歷史第三次大轉析時代的鏡子〉,是概要論述《紅樓夢》所反映的歷史時代的「末世」特徵,著眼於經濟狀況、社會關係、上層建築、意識形態變化的軌跡;〈紅樓夢:中國早期的人文主義文學〉,是對《紅樓夢》所表現的進步思想,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定位;〈紅樓夢的三線結構和三重意旨〉,是對《紅樓夢》的結構與主題進行了美學探索;〈太虛幻境的現實意蘊〉,是從曹雪芹的藝術構思,並結合著賈寶玉的性格,對這《紅樓夢》特有的「神話世界」進行了獨到的研究,闡釋了它的現實意蘊;〈成書過程:傳奇本紅樓夢和增刪五次〉,是作者對《紅樓夢》的成書過程提出的一個新論據,即「傳奇」寫本的環節。

  這第一編,可視為《紅樓夢》的綜論。儘管《紅樓夢》反映封建末世的現實主義傑出成就,及其富有時代精神的思想傾向,在一九五四年《紅樓夢》研究大討論中,就已有人提出,並成為爭論的焦點之一,但從小說的真實反映,曹雪芹的審美創造與社會思潮、時代精神的內在聯繫,全面地論述其「時代鏡子」的作用,丁維忠的這組文章還是寫得較為系統,而且觀點鮮明、解析深刻、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曹雪芹的人文精神與《紅樓夢》的思想傾向,究竟是「古已有之」,還是表現了那個時代的啟蒙的民主思潮,或如丁維忠的「早期人文主義文學」的思想定位,在近年的紅學研究中已逐漸取得了一致或相近的認識,但丁文的可貴之處在於,作者不是脫離文學內涵作純粹社會學的解剖,而是立足於明清之際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發展全貌的整體把握。這是所謂「天崩地解」的時代,明清之際的反理學思潮已延續百多年,出現了燦爛群星如黃宗成、王夫之、顧炎武、顏元等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活動主要是在明末清初,但影響所及直至乾隆年間,與曹雪芹同時代的大思想家戴震,仍然不顧清王朝尊崇「宋儒赫赫之炎勢」,直面抨擊「以理殺人」甚於「以法殺人」。丁文的論述對這一思潮雖有他自己的理解和定位,但他把《紅樓夢》定位為「早期人文主義文學」,從他所論述的《紅樓夢》八大思想特徵來看,還是顯示了作者自成一家之言的獨到見解。

  關於《紅樓夢》的主線、主題問題,在紅學研究中一向分歧意見最多,寶黛愛情悲劇說、四大家族衰亡史說、金陵十二釵悲劇命運說等等,應當說,過去的這些爭論都失之於偏執一詞,對《紅樓夢》作為一部「封建末世的百科全書」和內涵豐富的美的創造,缺少辯證的審視和深刻的理解。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紅樓夢學刊》一創刊,對這一問題就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是一次把《紅樓夢》小說本體研究引向深入的討論,文章發表得較早而文有新意的,我記得有丁維忠的〈紅樓夢的三線結構與三重意旨〉、張錦池的〈也談《紅樓夢》的主線〉,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學者的文章。對像《紅樓夢》這樣的作品的錯綜複雜的情節線索與主題的多義性,缺少在時代的三稜鏡下綜合地觀察和分析,而只論其「一斑」,終究會出現難窺「全豹」的缺失,而這次討論,卻正表現出紅學的小說本體研究的一大開拓與進步。

  第二編「論寶玉」二篇,據我看,應是丁維忠這本論《紅樓》的核心命題。這不只因為賈寶玉是小說裡的主人公,是曹雪芹嘔心瀝血創造出來的內蘊豐富、性格複雜、形象豐滿的典型人物,而且因為在賈寶玉的典型形象裡集中概括和反映了曹雪芹的審美理想,以及《紅樓夢》創作的時代精神,也包括作品所表現的批判現實的思想傾向。

  二百多年來,儘管寶黛的愛情悲劇曾博得了廣大讀者的同情,但賈寶玉卻始終是一個有爭議的文學人物。有人很同意薛寶釵對他的評價,說他是個「富貴閒人」,多餘人的典型;也有人認為,賈寶玉的性格充滿了落後的消極面,沒什麼新思想可言;也有人順著賈雨村的那番「情痴情種」、「逸士高人」的議論,把賈寶玉種種不合時宜的「怪誕」言行,視為「前代」之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之輩的「古已有之」、「易地則同之人」。自然,一九五四年的大討論中,人們開始發掘賈寶玉形象性格的歷史蘊涵與時代意義,稱他為封建階級的叛逆者,或稱之為具有初步民主主義思想,以至「吹拂著人性覺醒青春氣息的新人形象」,但在當時還是缺乏對這一形象的歷史的具體分析,特別是缺乏在時代的三稜鏡下多面地、綜合地觀察和分析他的性格內涵,有著只論其「一斑」的短失。八十年代以來,不少中青年紅學研究者突破了某些權威的定評,對賈寶玉形象性格的歷史蘊涵和時代意義,有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而從時代精神、人文內涵、審美意蘊進行全面評價賈寶玉典型意義的,應當說,丁維忠的這組文章是具有代表性的,儘管對他的所謂「轉折型」以及「新型的『補天』」人物的定位,仍會有不同的意見、分歧的看法。

  這本書的其他三編:「論續書」、「論探佚」、「論脂評」,雖也有考證文字,但丁維忠的考證從不脫離文學的內容,始終和小說的本體和曹雪芹的主體創造緊密聯繫而展開。當然,其中有些論斷也並非紅學研究者都能首肯的,譬如他對續書的基本上全部否定,就不是我能完全同意的。不過,他從思想傾向和審美角度對原作與續書進行比較研究與分析,其中主要論斷,又確實具有較強的說服力。特別是有關脂評的一組文章,對脂評的價值與貢獻,突出著眼於美學理論的建樹,是卓有見地的。

  這雖是一本論文集,卻論及現代紅學的幾個重要領域,而且一線貫串,始終圍繞著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的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和美學成就,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和論述,集二十多年的積累成果,自成一家之言,觀點鮮明,視野開闊。我相信,它的出版將有益於現代紅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32035
  • 規格:平裝 / 216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紅樓夢》的研究方法
 
《紅樓夢》是一個文學奇蹟!它容許人們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解讀、研究它,考證的、索隱的、評論的、欣賞性的、感受性的、邏輯實證的、心理分析的、訊息論、符號學、結構主義的、接受美學的、社會學的、文化學的、歷史與美學的等等方法。並且,它總能讓人們有驚人的發現,獲得不同的研究成果。乃至自清至今研究了二百多年,評《紅》之作汗牛充棟,而仍不能說已經研讀完畢、已「解其中味」,足見《紅樓夢》所蘊藏的訊息量之巨大。
 
《紅樓夢》與其他世界級經典名著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它們的價值量,總是與它們所提供的訊息量成正比。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三劍客》等長篇小說,其人物形象的鮮明性、故事性、生動性、表現技巧等等不可謂不高,暢銷量驚人,但他的人物個人之間矛盾的尖銳,並不反映當時社會和時代的尖銳矛盾,他的歷史題材作品並不真正反映歷史,它們所提供的社會的、時代的、歷史的訊息量很有限,因此他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和評價並不高,反而不及他兒子小仲馬的一本短短的《茶花女》。後者揭露了十九世紀中葉法國資產階級的人們,其階級觀的虛偽和狠毒,及其在愛情、婚姻、道德層面上的衝突,反映了當時社會或時代的一個橫切面。這說明文學作品自有它應負的社會職能和歷史使命。
 
經典的現實主義作家說:「文學是社會表現」,這是真理。「一個國家的作品……形成一面照出這個國家全貌的鏡子」,「活在民族中的大詩人」,「一言以蔽之,就該成為他們的時代化身才是」。「莎士比亞、但丁、歌德、彌爾頓,總而言之,有天才的人們全是歷史的紀念碑」。(巴爾札克)
 
經典的浪漫主義作家說:「這本《悲慘世界》,既是你們的鏡子,也是我們的鏡子。」「鏡子說出了真理。」「戲劇必須是一面濃縮的鏡子」,「凡是在世界上、歷史上、生活中、人類中存在的,一切都必然並且也能夠在那裡反映出來」。這不是「一面普通的鏡子」,而是「一面集中的鏡子」,「把微光化為光明,把光明化為火光」。(雨果)
 
偉大的文學家們、傑出的評論家們都不約而同地把價值量、訊息量大的不朽之作譽稱為「鏡子」。《紅樓夢》就是這樣的「鏡子」,問題僅僅在於它是哪個國家、哪個社會、哪個時代的「鏡子」。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古典文學】看見古籍之美,認識古人美學,參展電子書單書75折、雙書7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